《解开饶恕》第十章:如果我不愿意饶恕呢?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你们饶恕人的过犯,
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6章12节, 14至15节

以前你从未原谅过任何人。你对人毫不留情地施行审判。
你赞美人时同样缺乏节制。
而现在,善解人意的温和已经成为你无条件判断的基础。——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①

请考虑两个相关的问题

  1. 对那些说“我就是不能饶恕”(I just cannot forgive)的人,应该说些什么?
  2. 对那些说“我不愿饶恕”(I will not forgive)的人应该说什么呢?

一方面,这两个问题非常不同。如果你不愿(won’t)饶恕,那是意志的问题。如果你不能(cannot)饶恕,那是能力的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又都是一样的,因为两个问题都在探究着饶恕应该“走多远”。第一个问题的含义是,有些时候,饶恕会受到冒犯或得罪事件的严重性的限制。我确实应该饶恕这类事情吗?

第二个问题也探究了饶恕的边界。说“我不愿饶恕”的人是在说有些冒犯得罪的行径太过恶劣,不值得被饶恕。无论是因为冒犯得罪行径的严重性,还是因为“屡犯不改”的次数,这个人都不愿意饶恕。

本章的重点是要表明——根据耶稣的教导,说不能或不愿意饶恕的人应该受到最严重的警告。事实上,耶稣教导说,如果我们不能或不愿意饶恕他人,我们就应该怀疑我们救赎的真实性。

关于饶恕的“限度”,耶稣如此说。

耶稣在马太福音18章21至35节谈到了饶恕的限度。饶恕应该去到何种程度,门徒们也像我们一样抱有疑惑。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彼得开口了: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21节)

彼得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有人得罪了我们,后来又请求我们的饶恕,那我们应该心甘情愿地答应这个请求。但彼得也推断,对于我们要饶恕的次数,必定有一个合理的限制。彼得一定是猜想耶稣可能会期望他的门徒有特别“慷慨”的怜悯,所以他给出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饶恕七次)。但如果彼得认为他问耶稣我们是否应该饶恕多达七次就已经很慷慨了,他肯定会被耶稣的回答吓一跳:“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2)。

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饶恕一个人至多490次。耶稣显然是在使用夸张的说法。所以,如果你正在计算着你已经饶恕了配偶多少次,别再这样做。耶稣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无限次地去饶恕。

你可以想象,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们应该心甘情愿地、无限次地饶恕,他们无疑会回答说:“但如果是在冒犯得罪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呢?”耶稣预见到了这种反对意见,并分享了一个比喻来回答。

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18:23-35)

如果要让这个比喻故事影响你,那你就必须真正融入其中。在你的脑海中想象谁可能扮演了这些角色。在这个比喻中,我们只需三个角色。首先,要有一位富有的国王。他拥有大量资产。因为在比喻中他取消了(恶仆所欠的)一大笔贷款,所以他必须要有足够资金才能负担得起这样做。他很仁慈(他一开始就取消了恶仆所欠的债务),但他也很公正和严厉(他最后对那个恶仆下了狠手)。谁会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呢?

第二,我们需要一个在故事中最终成为失败者的人。他是那不值得被效仿的榜样。这个人不惧怕向国王毫无羞耻地祈求,但他却在瞬间的转身后就变得很刻薄。你可以想象一个狡猾的阴谋家。

第三个人物是一个很普通的、努力工作的人,他曾有一些不好的经历。根据这个定义,这一角色不会由某个知名人士来扮演。那就把一个普通人放在这个角色里。

因此,在这个比喻中,狡猾的恶仆欠了富裕的国王一大笔钱。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债务。一位圣经评论家估计,这相当于他193000年的工资。②换言之,这是一笔任何人都难以偿还的巨额债务。永远都不会有人能还得上。这个人当然也不能。

所以国王召见了这个欠他钱的人。这个欠债的人从一开始就在祈求。他跪在地上,乞求国王能给他延期——只要再给他一点时间——他承诺会处理好这笔债务。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国王对整个事情都不以为然,对有人扑倒在他的鞋上这种戏剧性的事情可能还感到有点厌恶。他本可能会摇着他说:“控制一下你自己;像个男人样儿。”但最后他还是同情他,说:“嘿,再来10亿又算什么!我要把这笔债务取消掉。”

于是,这个狡猾的恶仆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一溜烟儿地跑走了,兴高采烈地得像只鸟儿一样。他的债务被取消了! 不过,在回家的路上,在遇到的所有人当中,有一个是欠他几个月工资的普通人。③当然,这笔债务与他自己在十分钟前还欠着的天文数字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但他还是发现了他,想要得回他的东西,而且现在就要。第二个仆人没有钱还给他,如果他把他押送到欠债人监狱,他也不可能得到这笔钱。所以第二个仆人扑倒在那个人的脚下,乞求他再给他一次机会。而这个刚刚被免除了10亿美元债务的人,甚至丝毫不考虑再给他几天时间来交出所欠的钱。他显然也不打算豁免他所欠的那一千美元。事实上,他最终还是打电话给法务部门,将他逮捕了。

然而,就在这时,那个原本的债主发现了这一切,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已经饶恕了(那恶仆),取消了一大笔债务。但现在他听说这个已经被豁免了10亿债务的狡猾的家伙居然无法在其内心深处豁免一笔微不足道的债额。所以他反悔了。他把原来欠他钱的恶仆赶出去,恢复了他之前豁免了的债务,并毫不留情地把那恶仆扔进了监狱。他被关在那里,直到他能够偿还这笔钱,当然,他永远也做不到。

一旦你“明白”这个故事(的涵义),耶稣的观点就很清楚了。特纳(Turner)总结说:

比喻的重点是被饶恕了“亿万”和拒绝饶恕“一分一厘”这之间巨大的不一致性……那不饶恕的恶仆没有为对方做他希望对方为他做的事(7:12),更不用说为对方做国王已经为他做的事。他假冒伪善地接受了怜悯,但却不愿意给予他人怜悯。④

请牢记这一圣经比喻的背景。彼得问耶稣:“我们应该饶恕多少次?”耶稣回答说,我们要饶恕七十个七次——也就是无限次。耶稣知道,门徒们可能认为要求他们饶恕这么多次是不合理的。通过这个比喻,耶稣在教导我们,与我们所做的那些得罪上帝的事情相比,别人做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不愿意饶恕的基督徒就像那个被饶恕了几十亿美元,却不愿意去饶恕几千美元之债务的人。

不言而喻;人类对彼此做了许多可怕的事情。重点不是这些罪行都很小。当中的一些罪行是非常巨大且残忍的。然而,与我们所做的得罪上帝的事情相比,这些罪行是很小的。

对那些不愿意饶恕的人应该说些什么?

让我们回到本章开始时的问题。我们应该对那些“不能”或“不愿”饶恕的人说什么?这不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很多人在说他们不愿意饶恕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在1988年盖洛普关于饶恕的调查中,94%的受访者表示饶恕很重要。但只有48%的人说他们会在生活中实操饶恕。⑤对那剩下的46%不饶恕的人,我们应该说什么呢?

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严肃地看待这个比喻。这是最为严肃的话题。耶稣说,那不愿饶恕人的恶仆要被交给“狱卒”来惩罚,直到他能够偿还这笔钱。“狱卒”(jailers)这个词翻译成“拷问者”(torturers)更为合适。⑥鉴于这个不愿饶恕人的恶仆永远都无法偿还他所欠的巨额债务,这个比喻就是要表明他将永远被折磨。

耶稣的观点很明确。那些不愿意或不能饶恕的人应该为他们的救赎感到担忧。耶稣在圣经其他地方也强调了饶恕的重要性。在教导了门徒祷告之后,耶稣说: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太6:14-15)

再如,在马太福音7章1至2节中耶稣说: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一想到拒绝饶恕某人意味着什么,就应该让我们不寒而栗。如果你读到这里,你还是要么说“我不能饶恕”,要么说“我不愿意饶恕”,那么我恳请你更仔细地思考地狱的现实。你确实这么不愿意饶恕,以至于会选择永恒的惩罚吗?

请阅读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在一篇讲章中的这些话,这篇讲章的题目是《地狱的永恒之苦》(The Eternity of Hell’s Torments)。那些不愿意饶恕的人应该强迫着自己多读几遍这些话:

想想看在这样的折磨中,是多么绝望可怕……当你们在痛苦的呻吟和叹息中耗尽了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年岁,日夜没有休息,也没有一分钟的舒缓后,你们却没有任何能得到解脱的盼望。在你们经历了一千多个这样的时代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盼望,而是知道你们一点也没有接近折磨的终点……你们的灵魂,一直被上帝的愤怒所激荡,且仍将存留以便承受更多的烈怒。而你们的身体,一直在这些炽热的火焰中被焚烧,但却不会被烧毁,且会在永恒中持续不断地被炙烤,这一切都不会因为过去已经经受的事情而有所减短。⑦

你可能会回答说:“你说如果我不饶恕,我就应该为我的灵魂担忧。这听起来像是靠行为得救一样。耶稣难道是说我们必须通过饶恕别人而赢得救恩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耶稣不是在教导我们——我们必须饶恕别人才能得救。相反,他是在教导说——那些真正领受了恩典的人,他们所具备的一个特征就是愿意把恩典给别人。

这样来想吧:手里拿着苹果并不能使你成为一棵苹果树。但苹果树确实有结苹果的特点。同理,饶恕别人不会使你成为基督徒,但基督徒是会饶恕的。

或者这样来想。无论你在哪里正在读这本书,现在都要尽力模仿鸭子的样子。如果你现在在飞机上,你可能不能像鸭子一样走路或者用“翅膀”拍打任何东西,那么只需在口中咕哝“嘎嘎,嘎嘎!”就好。在你叫完之后,照照镜子。你仍然不是一只鸭子,对吗?

而另一方面,鸭子会嘎嘎叫。如果你在某个地方发现一个不会嘎嘎叫的生物,那么这个生物极有可能不是鸭子。

饶恕不会使你成为基督徒。如果你还不是基督徒,你可能会饶恕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人际间的冒犯和得罪的行径,但这不会让你更接近成为基督徒。然而,如果一个人是真正的基督徒,他或她就会既愿意又能够饶恕别人。

有很多关于人们在成为基督徒后表现出卓越的饶恕他人的能力的故事。让我以一个这样的故事来结束本章,这两个人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是为日本参战,另一个则是为美国参战。他们接受了上帝的恩典,变得愿意并能够饶恕他人。

雅各布·德萨泽(Jacob DeShazer)和渊田美津雄(Mitsuo Fuchida)的故事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雅各布·德萨泽和渊田美津雄的故事,我们需要反思二战期间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仇恨。我是在二战后出生的。我从未亲身参与到这两国之间深刻的敌意中,尽管我确实有机会直接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在我成为牧师之前,我在一家研究型公司从事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在80年代末,我们与柯尼卡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从合作一开始,我们两家公司的人都喜欢了解对方的文化。在我们两家集团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紧张关系。

但是,在二战期间以及紧接着在二战结束之后,人们的情绪较今日而言就大不相同了。(这两个国家间)相互仇恨的深度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关于太平洋战争,历史学家斯蒂芬·阿姆罗斯(Stephen Ambrose)说:

那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战争……因着日本人对美国人和美国人对日本人相互憎恨的程度……他们所犯下的暴行,只有大屠杀可以超越……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人和美国人都对对方做出了罄竹难书的恶行。这些暴行包括经常割下死人的私处并塞进他的嘴里,拔掉死人的金牙,在死人张开的嘴里撒尿……只有如活火山核心热量那样强烈的仇恨才会造成这种情况。⑧

对在日本战俘营中的那些美国士兵来说,这种深刻的仇恨最为明显。囚犯们忍饥挨饿,遭受殴打。他们的手在老虎钳里被压碎。他们的拇指被吊起,遭受活埋。⑨他们被迫从事着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苦工。日本指挥官下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战俘生存下去。一个典型的命令就像下面翻译的这样:

无论他们是被个别地或集体地消灭,也无论是否要通过大规模的轰炸、毒烟、毒药、淹死或斩首的方式而完成,都要根据情况来处置他们。目的是不允许任何一个人逃跑,要将他们全部消灭,且不留下任何痕迹。⑩

渊田美津雄和雅各布·德萨泽都身处这种相互敌视的紧张关系中。渊田是最后下达轰炸珍珠港的命令的日本将领。多年后,渊田回忆说:

我的鱼雷机、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就像一场不知从何而来的飓风,以难以言喻的愤怒突然袭来。当硝烟开始弥漫,那些骄傲的战舰一艘接一艘地开始倾斜时,我的心几乎被喜悦燃烧起来……这是我从军生涯中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行动。⑪

而在大洋彼岸的俄勒冈州的一个陆军基地,雅各布·德萨泽在担任伙食执勤员时听说日本轰炸了珍珠港。他向墙上扔了一个土豆,说:“小日本,等着看我们会怎么对付你吧!”⑫

德萨泽抓住了第一波对日作战的机会。珍珠港事件四个月后,他在吉米·杜利特尔(Jimmy Doolittle)领导的一架轰炸机的机组中服役。当他所在的飞机燃油耗尽时,德萨泽被日本军人俘获。随后,他作为战俘忍受了40个月的恐怖生活。他的一些朋友被当场处决。其余的人则慢慢被饿死。他无比憎恨日本人。他的内心被愤怒所吞噬。

最后,由于一位已经过世的基督徒战俘的见证(部分原因),德萨泽决定向圣经寻求答案。德萨泽写道:

我被一种奇怪的渴望所笼罩,想要研究基督徒的圣经,来看看我是否能找到秘密。我恳求俘获我的人给我找本圣经。最后,1944年5月,一名看守带来了一本圣经,但他告诉我只有三个星期的使用期限。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圣经一章又一章的内容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1944年6月8日,罗马书10章9节的经文无比显眼地出现在我眼前:“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就在那一刻,神给了我恩典,让我向他认罪,他就赦免了我所有的罪,并因着耶稣救赎了我,甚至我后来发现,他的话语在约翰一书1章9节中再次明确应许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我的内心为我全新的灵命欢喜雀跃,尽管我的身体因遭受殴打和缺乏食物而承受着可怕的折磨。但我突然发现,上帝给了我一双新的属灵眼睛,当我看着那些残忍地让我和我的同伴们忍饥挨饿和进行殴打的日本军官和卫兵时,我发现我对他们的苦毒仇恨竟变成了爱的怜悯。⑬

最后,1945年8月20日这一天,美国伞兵空降到战俘营,将战俘从牢房中释放出来。那时的德萨泽生理上几近死亡,但在灵里,他是个全新的人。他回到美国后参加了圣经学院的学习。他的内心洋溢着如此丰盈的爱,并决定前往日本成为一名宣教士。

德萨泽把他的故事写了出来,在日本分发传播。读过这本书的人之一就有渊田美津雄,他被德萨泽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写道:

(德萨泽的见证)是我无法解释得通的东西。

我也无法忘记。我在书中所读到的和平动机正是我所寻求的。既然这位美国人在圣经中找到了,我也决定为自己买一本圣经,尽管我有佛教的传承。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急切地阅读圣经。我读到了故事的高潮——耶稣受难。我在路加福音23章34节中读到耶稣基督临终时的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我被耶稣的祷告震撼了,我肯定是他为之祷告的人之一。我以爱国主义的名义屠杀了许多人,是因为我不明白基督希望植入到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爱。

就在那一刻,我似乎第一次见到了耶稣。我明白了他的死替代了我的邪恶的意义,因此在祷告中,我请求他饶恕我的罪,并将我从一个痛苦、幻灭的前飞行员转变成一个有生命目标的虔诚基督徒。

1950年4月14日,这一天成为我人生中第二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一天,我成了一个新造的人。我对生活的全部看法,因着我之前一直憎恨和忽略的基督的介入,而彻底发生改变。⑭

如果不是因着基督,仇恨和苦毒会吞噬渊田和德萨泽两人。有了基督,最后下达轰炸珍珠港的命令的日本军官和一个饱受折磨的美国战俘彼此之间充满了对对方的爱。主耶稣基督得到了荣耀。德萨泽和渊田也找到了永恒的喜乐。

结论

如果你是一个说你“不能”或“不愿”饶恕的人,那么你应该为你的灵魂担忧。说“我不能或不愿饶恕”,本质上是在说,“我在想着下地狱”。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耶稣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拯救我们或使我们得救的不是饶恕他人。相反,那些领受了恩典之人的特征就是他们愿意与他人分享恩典。“嘎嘎叫”并不能使你成为鸭子,但鸭子确实会“嘎嘎叫”。同理,饶恕并不能使你成为基督徒,但基督徒会饶恕。

讨论问题

  1. 完成这个句子。“无论别人做了什么得罪我的事,与……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2. 应该如何警告那些不愿意饶恕的人?
  3. 饶恕别人就能赢得救恩吗?
  4. “嘎嘎叫并不代表你是一只鸭子,但鸭子会嘎嘎叫”这句话与本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5. 阅读约翰一书2章1至6节的经文。在饶恕方面不愿意遵循上帝命令的人,是否应该对他或她的得救有信心?
  6. 为一个不愿意或不能饶恕那冒犯得罪了他或她之人的人写一篇祷告词。
附录:
① 引自大卫·艾克曼(David Aikman)著,《一句话真理: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肖像》(“One Word of Truth: A Portrait of Aleksandr Solzhenitsyn”),选自《解放我们的时代:关于文化危机日益严重的反思》(Unriddling Our Times: Reflections on the Gathering Cultural Crisis),奥斯·葛尼斯(Os Guinness)编,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9, 89–90.
② 大卫·L·特纳(David L. Turner)著, 《贝克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Matthew, 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Grand Rapids, MI: Baker, 2008, 450.
③ 同上,451。
④ 同上。
⑤ 引自兰德尔·奥布莱恩(Randall O’Brien)著,《因饶恕得自由:获得和平与医治之路》(Set Free by Forgiveness: The Way to Peace and Healing),Grand Rapids, MI: Baker, 2005, 143.
⑥ 弗兰斯(R.T. France)著,《马太福音》(The Gospel of Matthew),戈登·费(Gordon D. Fee)编,《新约圣经新国际注释》(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2007, 708.
⑦ 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著,《地狱的永恒之苦》(The Eternity of Hell’s Torments),网页链接:http://www.biblebb.com/files/edwards/eternity.htm.
⑧ 斯蒂芬·阿姆罗斯(Stephen Ambrose)著, 《美国:历史学家的反思》(To America: Reflections of an Historian),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2, 101, 102, 103.
⑨ 查尔斯·寇尔森(Charles Colson)与哈罗德·费科特(Harold Fickett)著, 《美善生命:寻求拥有目的、意义和真理的人生》(The Good Life: Seeking Purpose, Meaning and Truth in Your Life),Wheaton, IL: Tyndale House, 2005, 147.
⑩ 汉普顿·塞德斯(Hampton Sides)著,《幽灵士兵:被遗忘的二战时最具戏剧性任务的史诗故事》(Ghost Soldiers: The Forgotten Epic Story of World War II’s Most Dramatic Mission),New York: Doubleday, 2001, 24.
⑪ 渊田美津雄(Mitsuo Fuchida)著, 《从珍珠港到加略山》(From Pearl Harbor to Calvary); 该文可在各大网站阅读, 包括这个网页: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history/newsletter/2001/jun01a.html.
⑫ 同上。
⑬ 雅各布·德萨泽(Jacob DeShazer)撰文,《关于珍珠港的不为人知的故事》(The Untold Story of Pearl Harbor); 网页链接:http://www.thesoulwinner.org/pearl_harbor.htm.
⑭ 渊田美津雄(Mitsuo Fuchida)著,《从珍珠港到加略山》(From Pearl Harbor to Calvary),网页链接: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history/newsletter/2001/ jun01a.html.

回到本书首页及目录,请点击此处

本书由New Growth Press出版社授权翻译及刊登。受版权保护。仅供个人使用,不要置于其他网络、公众号或制作有声书。

Picture of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克里斯·布劳斯(Chris Brauns)是伊利诺斯州斯蒂尔曼谷红砖教堂的牧师。克里斯牧会超过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