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帮助者”》系列之五:心的解析——面对患难:意志

意志(volition)与决心(commitment)

意志,也可以叫做决心或结论。它是介于认知、情感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状态。它是存在于认知和情感的结论的统合与付诸于行动之间的中间环节。正如坚信是认知的核心概念,渴求是情感的核心概念,对于意志而言,“决心体系”是其发挥功用的基础。简而言之,决心体系就是我们内心中关于“我要做什么”和“我不要做什么”的一系列判断和决定。

简而言之,意志不是单独的关于事物理性的分析(认知)或主观情绪的体验(情感),而是将这二者统合为一种决定或理念,这样的决定或成为可见的行为,或成为不可见的内在的“决心体系”的修正。

圣经中的意志

对于意志在圣经中的含义,我们可以借鉴“圣经字典”网站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 word chiefly rendered “to will” is “abhah”, “to breathe after,” “to long for.” (在旧约中,主要表达“意志”的词是“abhah”,意思可以解释为——“在……后吹气”或“希望去……”。)

In the New Testament “will” is chiefly the translation of “thelo” and “boulomai”,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eing that “thelo” expresses an active choice or purpose, “boulomai”, passive inclination or willingness, or the inward predisposition from which the active choice proceeds” (compare Mark 15:9,12 with 15:15). (新约中,主要表达“意志”的词是“thelo”和“boulomai”。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thelo”表达了积极的选择和判定,而“boulomai”则表达了被动的倾向或意愿(比较马可15:9,12和15:15)。)

更具体的例子是,在旧约中,耶和华要因索多玛和蛾摩拉之城的罪行灭绝这两座城(创世纪19:13)。那时耶和华尚且没有从天降火烧尽这两座城,但耶和华从其全然公义和圣洁的属性出发已然做了这样的决定——

“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城内罪恶的声音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摩西祈求耶和华不要降怒在以色列民身上一样(出埃及记32:9)。——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

在这两处的描述中,神虽还没有真实的施行祂的审判,但却已有了这样的“决定”。因此,同样的,按照神的形象所创造的我们也有这样的心理机制——即在意志中根据我们的决心体系做判断和决定。

一言以蔽之,意志就是我们在头脑中根据不断被修正的决心体系做出一系列判断和决定的心理过程。

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时候,就是我们会和自己说,“我记住了!”,“我以后再也不……”,“我一定要……”这样的体验不只是我们得到了或消除了一些信息(认知层面),也不只是我们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情感层面),而是我们把我们的经历通过认证和情感的过程转化为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可能是我们之前所没有的,或者是与我们之前所有的部分理念所冲突的,而意志过程往往就是我们或将其内化于我们的决心体系之中,或以其代替我们之前所拥有的部分的理念。而这些不断被修正的理念被整理成为我们判断和决定行为的参照标准。

这么说可能过于抽象,让我们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一个刚刚走出乡村的少年­­——

对他而言,通过以往在偏远乡村的简单的生活中所总结出的,佑一些“坚信”和“渴求”所揉和在一起的理念,比如:

我要善待每个人……

我要在城市里幸福的生活……

我要与别人互帮互助,共同实现理想……

然而,当他城市的深渊中摸爬滚打的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被骗了几次,被欺负了几次,被城里人小看和嘲弄了几次。他的决心体系就开始了修正的过程。这个少年可能经常会体验的这样“我记住了!”,“我以后再也不……”,“我一定要……”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意志体验的结果可能是他修正了许多以往的理念,或添加了一些之前没有的理念,比如——

我再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我要时时保护好自己……

我宁可回到简单的乡村生活……

我可能不会在城市里长久的呆下去……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过程理解为“内心的誓言”。区别于认知是通过核心信念为主的认知体系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理解;也区别于情感是通过渴求来体验和感受事物。意志过程是站在认知与情感(即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或心里)根据不断被修正的决心体系进行判断和决定,而这样的判断和决定往往是“动态的”,即往往是趋于将这样的意志转化为行为。

辅导中的意志

同样的,我们需要在这里思考的问题是——意志与我们辅导来访者有什么关系?再一次,我们以患难的主题为例——

事实上,在我们或能察觉,或不能察觉的心理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意志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无时无刻的不在通过我们的决心体系进行判断和决定。

这些决定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颜色的裤子”,“上班走哪条路”,“要不要和正在睡觉的女儿打声招呼”,“喝什么口味的咖啡”,“吃什么早餐”,“如何和同事打招呼”,“如何应对今天的工作”,“如何不被昨天的擦车事件影响”,“保险怎么处理”……

我们可能觉得这些细微的决定似乎没有太多的占用我们的注意,但这就是意志的过程,它帮助我们在我们独特的决心体系上做出选择和决定,并最终带出我们的行为。

然而,除了这些小的事物外,尤其在如患难这样的经历中,我们的意志体系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并与此同时最有可能被修正。

想想看,一个人在面对患难时,他/她最自然而然的反应(可见的)是什么?

其实有很多,不同的人在各自决心体系上做出的意志的判断和决定都不相同,可能是埋怨、逃避、软弱、拒绝、困惑和不解、愤怒、找借口逃脱、怪罪别人或立即进入“危机应对”状态……在此,我们以软弱来举例子。

通常,软弱是我们面对患难时的最常见反应。软弱既包括认知的不解和困惑,情感的迷茫和无助,也包括意志的判断和反应——那就是消极的应对。如借鉴圣经字典网的解释,这样的反应是“消极而被迫”所做出的决定和判断。

我们几乎不会在患难中停下来想想看,为“什么我会选择软弱?”似乎软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决定和判断,然而,如若我们了解意志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就会知道这样看似“顺其自然”的选择软弱并不那么“顺其自然”。在这样的选择和决定背后,有我们已然成形的决心体系,有可能是——

现在,我要顺服我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不能理解,那我宁可糊涂……

我才不管什么信心不信心,我现在就是很难受……

谁也别来安慰我,我不需要……

而且,不难看出来,以软弱来回应患难,实质上还是在服务我们自己。因软弱的潜台词是——

我要顺从我的感受,我既然感受不好,那为什么还要打起精神?

我不要挑战自己,我就是没有信心。

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软弱的处境让我觉得舒适……

软弱是我无声的抗议,上帝对我不公平。

所以,在患难中,我们并不是自然而然的陷入软弱的处境(好像很委屈和无奈),而是我们根据我们已然形成的决心体系做出了判断和决定。对于非信徒或属灵生命还不够成熟的基督徒而言,我们的决心体系绝大程度上是“人本位”(Self-Centered)的,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内心中关于“要,或不要”的决定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罪性和旧人。而罪性和旧人想要得到的满足无非就是安逸、享受、稳妥、自我中心、骄傲……而这样的决心体系自然会带出如埋怨、逃避、软弱、拒绝、困惑和不解的决定和行为。

因此,如何以神的话语转化我们的意志也就变得异常重要。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使我们在患难如巨浪冲撞我们的认知和情感之时,仍能安静下来,以属灵的决心体系进行应对——如信心、信靠、忍耐、盼望、坚守和不动摇,而不是顺从自己的罪性和老我呢?

唯有仰望十架。

被转化的意志

同样的,如同我们的认知和情感需要在上帝的救赎计划中被转化一样,我们的意志也同样需要被福音所转化。

Pierre在其书中写道——

A willful submission of the heart both to acknowledge the truth of God and to agree with his supreme value. The new commitment results in choices that honor God. (有意识的将心降服于神的真理之下并认同他的价值观,这样意志的转变将会带来能荣耀上帝的决定。)

被救恩所转化的意志将从前那以“罪性和旧人”为核心的决心体系丢掉,转而以“神、神的国、神的荣耀和神的子民”为新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一套决心体系。这样的转化就如保罗在罗马书中所说——

“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你们从前怎样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仆,以至于不法;现今也要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罗马书6:17,19

福音不仅转化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重新建立关于“神、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坚信;也不仅使我们所“渴求”的从属世转为属天;更让我们所“决心”要做的,要顺服的,要委身的,从罪性和旧人变为基督和神的荣耀。

正因为有这样被转化的意志才书写了无数动人的殉道者的故事;才有“我不为自己活,我要为主活”的宣告;才有那些放弃属地享受,投身宣教事工的勇士;才有那些在极难之中,病痛之中,冤屈之中,黑暗之中,压迫之中仍旧发出的赞美!

这样看来,患难,非但不是不幸和诅咒,反而是神温柔的提醒,以至于我们可以认清我们“下决心”服侍的到底是谁?

因此,在这一个部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我做决定的标准是什么?

我是否还是更在乎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胜过顺从神的话语?

面对患难时,我最想做的是什么?背后的决心是什么?

在患难中,谁是我的主人?我自己?还是基督?

我是否只在顺境中顺服,在逆境中就悖逆?

意志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

最后,我们需要把意志,情感和认知放在一起。

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会成为意志决定的素材。而由意志决定而产生的“决心”(一些关于‘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的理念)最终会成为我们进行判断和决定的决心体系(在不断改变和更新),而这样的决心体系又反过来成为我们进行认知判断和情感反应的基础。

举个例子,那个少年在城市生活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最终修正了他原有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决心体系。而这样被修正了的决心体系最终会反过来影响他接下来如何认知和体验城市,甚至是人生。可以想象到的是,他不会像以往那么对别人坦诚相待,他会学会自我保护和隐藏,他可能会愤世嫉俗,最终离开城市回归乡村……

因此,意志与认知和情绪的关系也是彼此交融,相互影响。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会影响我们对其的情绪体验,也会影响我们的意志决定,但同时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又受到我们对其的情绪体验和我们本有的决心体系(意志活动的总结)的影响;

我们对事物的情绪体验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也会影响我们的意志决定,但同时我们的情绪体验又受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我们已有的价值体系的影响;

我们的意志决定既以认知过程和情绪体验为素材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两者活动的范围和程度。

本文获作者授权刊登。转载需作者授权。受版权保护。

作者简介

小白老师,美南浸信会圣经辅导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美国圣经辅导员认证协会(ACBC)认证辅导员。小白老师专注于以圣经为基础,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进行分辨和评析,对青少年辅导也很有负担。